千分尺的读数方法图/千分尺读数简单易懂视频
本文目录一览:
- 〖壹〗 、我现在在学机械测量,外径千分尺的使用方法会了,读数还不怎么会,特发...
- 〖贰〗、千分尺怎么读?上面的刻度怎么看?
- 〖叁〗、千分尺的读数方法?
- 〖肆〗、英制千分尺怎么读数,如图两个都是英制千分尺,比较好写上哪个加哪个再加...
- 〖伍〗 、内径千分尺读法示意图
我现在在学机械测量,外径千分尺的使用方法会了,读数还不怎么会,特发...
外径千分尺的牙距是0.5mm,所以游标转1圈为0.5mm ,每1格为0.01mm 。尺杆上面是毫米的整数读数,下面为0.5毫米的读数。下面读取图1的读数:尺杆上面整数33,下面0.5,游标0.27 ,合计33+0.5+0.27=377mm,图2,尺杆上面整数53 ,下面0.5,游标0.19,合计53+0.5+0.19=569mm。
千分尺怎么读?上面的刻度怎么看?
简单来说就是:先读固定刻度。再读半刻度 ,若半刻度线已露出,记作 0.5mm;若半刻度线未露出,记作 0.0mm 。再读可动刻度(注意估读)。记作 n×0.01mm。最终读数结果为固定刻度+半刻度+可动刻度 。
①、由固定刻度上读整毫米数;②、由可动刻度读格数 ,并估读,再乘以0.01;③ 、待测长度为两者之和。例:固定刻度数:5mm。可动刻度读数:40.9(格)×0.01mm=0.409mm 。待测长度为:5mm+0.409mm=909mm。其中0.9格为估读格数;0.009估计位。
外径千分尺的读数方法是这样的,横排的读数第2行每格代表1毫米 ,上面的第一行则代表每毫米的中线刻度,圆圈上的一圈代表0.5毫米,一圈共有50个小格,每个小格称为1丝 ,即0.5毫米等于50丝 。
先读固定刻度;再读半刻度,若半刻度线已露出,记作0.5mm;若半刻度线未露出 ,记作0.0mm;再读可动刻度(注意估读)。记作n×0.01mm;最终读数结果为固定刻度+半刻度+可动刻度+估读。
千分尺的标准读数方法: 从固定刻度上读取整毫米数 。 从可动刻度读取格数,并估读,然后乘以0.01mm。 将固定刻度和可动刻度的读数相加 ,得到待测长度。例如:固定刻度数为5mm,可动刻度读数为40.9格(0.409mm),两者相加得到909mm。其中0.9格为估读格数 ,0.009mm为估读位 。
千分尺读数查看方法:千分尺读数主要由固定刻度和可动刻度两部分组成。固定刻度读取:固定刻度上通常有半毫米的刻度线。读数时,先观察固定刻度上露出的刻度值,读取整数部分和半毫米部分 。比如 ,若固定刻度上露出的刻度值为6mm,还有半毫米刻度线露出,此时这部分读数就是5mm 。
千分尺的读数方法?
〖壹〗、内径千分尺的测量方法与外径千分尺相同,测量结果直接显示在屏幕上 ,直接读出结果即可。千分尺的标准读数方法: 从固定刻度上读取整毫米数 。 从可动刻度读取格数,并估读,然后乘以0.01mm。 将固定刻度和可动刻度的读数相加 ,得到待测长度。
〖贰〗、千分尺的读数方法是用千分尺的测钻和微分筒来进行测零,微分筒灵活转动后读出千分尺的个位数字,四舍五入 。需要注意千分尺的测钻应该是光滑平整 ,且微分筒能够灵活转动。然后是校零,保证微分筒前沿与横刻线对其,主轴刻度基线与微分筒的零刻线对齐。
〖叁〗 、以下是千分尺的读数方法:游标读数法:在千分尺上 ,刻度尺和游标是垂直于被测物体的 。游标上的标尺会显示小数部分,而刻度尺会显示整数部分。因此,使用游标读数法时 ,需要先读取刻度尺上的整数值,再加上游标上的小数值。
〖肆〗、在使用千分尺进行测量时,其读数方法相对简单,但仍需注意以下几点:首先 ,正确读取固定套筒上的毫米整数和半毫米整数是测量准确性的基础。其次,差动圆筒上的刻线应与固定套筒纵线对齐,以避免读数错误 。最后 ,将毫米整数和小数部分相加后,需进行单位转换,以获取工件的尺寸。
〖伍〗、首先 ,从固定套筒上读取工件的整数毫米和半毫米数值,这是获取粗略尺寸的关键步骤。接着,确保与固定套筒纵线对齐 ,从差动圆筒的刻线上读取微小的分数部分,精确对齐至关重要,否则可能导致读数偏差 。最后 ,将这两个数值合并,注意单位转换,得到的就是工件的精确尺寸。
〖陆〗 、毫米,因此 ,使用千分尺可以准确读出0.01毫米的数值。读数方法:以微分套筒的基准线为基准读取左边固定套筒刻度值,再以固定套筒基准线读取微分套筒刻度线上与基准线对齐的刻度,即为微分套筒刻度值 ,将固定套筒刻度值与微分套筒刻度值相加,即为测量值 。
英制千分尺怎么读数,如图两个都是英制千分尺,比较好写上哪个加哪个再加...
〖壹〗、对于图一,首先固定套筒的读数为0.350英寸。 接着 ,微分筒的读数为0.013英寸。 将两者相加,得出总读数为0.363英寸 。 对于图二,固定套筒的读数为0.150英寸。 微分筒的读数为0.010英寸。 此外 ,游标线的读数为0.0004英寸 。 将这三者相加,得出总读数为0.1604英寸。
〖贰〗、即0.001毫米。如果微分筒的端面与固定刻度的下刻度线之间无上刻度线,测量结果即为下刻度线的数值加可动刻度的值;如微分筒端面与下刻度线之间有一条上刻度线 ,测量结果应为下刻度线的数值加上0.5毫米,再加上可动刻度的值,如图4-2读数为384毫米,图4-3读数为923毫米。
〖叁〗 、使用英制千分尺读数时 ,首先需要读取固定刻度 。固定刻度位于尺子的一端,其刻度以毫米为单位,可以精确到0.5毫米。下面 ,观察半刻度线是否露出。如果半刻度线已经露出,记作0.5毫米;如果没有露出,则记作0.0毫米 。然后 ,读取可动刻度。
〖肆〗、用“ABS/INC…UNIT键 ”即可进行公制与英制测量模式转换键。每次按住此键2秒以上,实现延时公制与英制测量模式转换 。当出现“in”字样时,为英制测量状态;否则为公制测量状态。
〖伍〗、此英制三点内径千分尺提供了广泛的测量范围 ,以适应不同尺寸的精确测量需求。其精度在±2μm到±5μm不等,具体取决于型号和测量范围 。
内径千分尺读法示意图
〖壹〗、内径千分尺读法示意图介绍如下:〈1〉 首先读出副轴边缘在主轴上的刻度。在下图中,由于其边缘在主轴上处于5和5之间 ,所以主轴刻度是5mm。〈2〉读取和主轴刻度基线重合的副轴刻度 。在下图中,主轴刻度基线对齐到副轴上的46和47之间位置,因此副轴刻度是0.465mm。
〖贰〗 、内径千分尺读法示意图解析如下: 起始,观察副尺边缘与主尺的接触点 ,确定主尺上的初始刻度。例如,若副尺边缘位于主尺的5mm与5mm之间,则主尺刻度读数为5mm。 接着 ,将注意力转向副尺,找出与主尺刻度基线对齐的副尺刻度线 。
〖叁〗、如果微分筒的端面与固定刻度的下刻度线之间无上刻度线,测量结果即为下刻度线的数值加可动刻度的值;如微分筒端面与下刻度线之间有一条上刻度线 ,测量结果应为下刻度线的数值加上0.5毫米,再加上可动刻度的值,如图2.4-2读数为8.384毫米 ,图2.4-3读数为7.923毫米。
〖肆〗、外径千分尺的读数 读数时,先以微分筒的端面为准线,读出固定套管下刻度线的分度值(只读出以毫米为单位的整数) ,再以固定套管上的水平横线作为读数准线,读出可动刻度上的分度值,读数时应估读到最小刻度的十分之一,即0.001毫米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